您好!歡迎訪問河南億興科技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新聞公告 >> 行業新聞 >>正文

該如何進行智慧城市建設

時間:2020-04-17

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近年來進入了一個發展的高潮期。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已經有230個城市正式提出來要建立智慧城市。3月24日,在深圳召開的“第二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系統院士論壇”上,來自中國工程院的十幾位院士先后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并就如何把智能化技術運用到城市和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而如何建設智慧城市也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在會上,智慧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慧中國”)系統服務板塊常務副總裁閻鏡予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表示,“智慧中國”堅持“三規合一”的規劃思路,解決城市的空間問題、技術問題及產業發展問題。以“一個平臺,兩大技術體系”為核心,以六大行業應用為支撐的技術集成方案,打破了行業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信息的綜合調度及統一管理。
何為“智慧城市”?
  閻鏡予認為,智慧城市是工業城市、數字城市的高級發展階段,是運用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全面采用以物聯網、云計算、低碳環保技術解決城市弊病、優化城市環境,利用集成技術打破行業孤島,實現城市資源的共享和調度,大力發展智慧低碳產業,向市民提供充分的就業崗位和均等的社會服務,促進城鎮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
  閻鏡予說:“智慧城市并不是單純信息化的問題,也不是單純數字城市的問題,還必須考慮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低碳技術應用。新型城鎮化將成為國內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如何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智慧城市”需要“三規合一”
  所謂“三規合一”的規劃模式,即“空間規劃+技術規劃+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是城市的“骨架”,將明確城市的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功能組團、交通路網、綠地碳匯等,讓城市站起來;技術規劃是城市的“肌肉”,明確城市智慧低碳系統的體系結構、具體功能、技術方案、性能指標等,讓城市動起來;產業規劃是城市的“血液”,明確城市智慧低碳產業的發展導向、產業布局、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策略等,讓城市活起來。
  要實現“三規合一”的規劃模式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據閻鏡予介紹,“智慧中國”擁有智慧低碳六大行業核心技術,包括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樓宇、智慧能源、垃圾處理及空氣處理。同時聯合兩院院士開發跨行業集成技術,打破行業孤島,形成“一個平臺、兩大技術體系”的智慧低碳城市技術架構,即基于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智慧低碳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臺,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的跨行業智能技術體系和基于新能源能量云的分布式低碳技術體系。
“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模式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長期有效的規劃和穩定持續的發展思路,缺乏合適的投資運營模式以及缺乏產業支撐。
  對此,“智慧中國”提出了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的模式。針對5至10平方公里的待開發區塊,在靠近省會城市的一小時生活圈范圍內,開展覆蓋城市規劃、頂層設計、基礎設施建設、智慧低碳解決方案、產業園區發展、綜合配套開發、社會化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建設。
  閻鏡予強調,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采用“政府管理,企業運營”的新方式。政府將主要負責園區的綜合管理,企業協助或承擔部分功能。“智慧中國”扮演綜合運營商、各類服務商的角色,負責智慧低碳子系統運營服務、產業園運營服務及基礎設施與資源運營服務。
  據閻鏡予介紹,“智慧中國”在湖南規劃建設的“瀏陽河智慧產城低碳融合示范區項目”是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標桿。除傳統的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外,如何統籌城鄉,如何考慮農業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一方面,現代農業的發展將為示范區提供安全食品,利用現代服務業的理念區運營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形成觀、賞、習、品的新興旅游生態景觀;另一方面,農業亦將為示范區提供綠地碳匯,改善新型城鎮的微氣候,有助于建立零碳社區,而利用城市中水回收灌溉既可解決農業用水問題,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又能改善河流污染現,建設美好的宜居生活環境。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崇德街17號星聯創科中心7層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2019

備案號: 豫ICP備14027884號-2

電話:400-006-1107

郵箱:service@hnyxsm.com

国内 自拍 中文欧美-中文字幕不卡欧美日韩在线-人妻 日韩精品